首页 > 教学信息 > 培养方案
学生感言

李小亚

2015级MBA

感谢西南大学MBA让我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同学之情,难忘的师生之情。同时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非全日制金融硕士(025100)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7/3/20


一、培养方向、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方向

立足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农村财政与金融研究方向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经济统计与金融工程研究方向的学科优势,以及学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优势禀赋和能力胜任特征,西南大学非全日制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专注于以下两个特色方向:

1.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覆盖“三农”、小微企业群体和贫困阶层等弱势领域,具有巨大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和微型金融机构具有大量专业人才需求空间,学校又有强大的农村金融和微型金融领域学科发展优势作支撑,因而作为我校非全日制金融硕士(MF)特色方向进行重点发展。

2.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学校金融学科部分师资长期关注金融投资与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在资本运作、证券投资、保险、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托重庆具有西部经济与金融中心的优势和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较大的金融投资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需求,因而选择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作为我校非全日制金融硕士(MF)特色方向进行重点培养。

(二)培养目标

1.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金融与小微金融部门培养高级金融业务骨干与管理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独立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胜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与小微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经营与管理工作。

2.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金融部门培养高级金融投资与金融风险管理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独立的金融分析与风险判断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胜任金融和企业部门各项金融投资业务运营与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三)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2.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备“行走中西”的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富有金融创新精神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掌握金融风险防控技术。

3.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跟踪当代国际国内金融前沿问题,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4.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方向的学生除了要达到上述培养要求外,还要热爱“三农”金融和微型金融事业,熟悉“三农”和弱势经济群体的经济与金融运行规律,把握其金融风险防控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在职学习,学习年限为2.5-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并以“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名义发表CSSCI期刊学术论文1篇,可以在第2年末申请论文答辩,在完清相关手续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准予提前毕业。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

(一)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攻读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根据下表所列出的课程进行必修和选修,并完成专业实践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37学分。其中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学生应根据自己选定的专业方向至少选修1门该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其他选修课可在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中任意选修。

表1  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与专业实践必修环节设置一览表

(二)专业实践必修环节要求

专业实践必修环节包括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听取专业学术报告和专业实践实习等四个环节。

1.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在双导师指导下选择有研究价值(注重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选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经过开题论证会评审后,向学院提交开题报告。

2.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在第4-5学期向学院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报告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

3.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听取专业学术报告2-3次,并向MF教育中心和MIS管理系统提交报告心得体会至少1次,作为取得论文答辩资格的重要依据。

4.专业实践实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须保证在本单位和其他金融部门有3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实习结束应提交实践实习计划,撰写实践实习总结鉴定报告,鉴定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作为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必备条件。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

(一)学分制

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规定课程学习应修满3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37个学分,且成绩合格者方可取得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资格。

(二)教学方法

课程采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和企业家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授课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性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性研究能力。

(三)成绩评定

课程学习成绩以考试、测验、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撰写专题报告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实行结构记分法。

(四)教学大纲

各门课程须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学分、预修课程和参考书目等。课程教学大纲必须达到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水平,经分管院领导审查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五)双导师制

实行双导师制,聘请金融企业、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共同承担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六)实践教学

1.通过专业学术报告、西大金融论坛、专业实践、各种专业竞赛等活动,深入开展金融法规、操作规程、应用技能教育,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自行进行专业实践实习,实习时间为3个月,实习完毕必须撰写和提交专业实践专题报告,并进行实习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选题

1.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考核,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属于实务型论文,论文题目可在“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两个研究方向中任意选择。

2.论文体裁有案例研究、调查报告、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业务流程优化设计、基于金融实际问题的政策建议报告。

3.选题紧扣研究方向的热点难点问题,杜绝大而空、以及过于学硕化的论文题目。

(二)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时间安排

非全日制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初(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份)进入论文开题,第四学期末(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论文中期检查;第五或第六学期末(一般安排在12月份或次年的5月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前提前1-2个月进行校内专家的预盲评和校外专家的正式盲评。

(三)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1.论文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级职称和一定的学术水平,有应用性金融科研项目作为训练学生的必要支撑;校外兼职指导教师主要来自实践实习基地的金融机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实践能力的金融实业人员,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

2.论文质量效度。论文字数不低于3万字,论文要求运用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独立见解,研究方法运用合理、分析问题透彻,设计的方案或提出的建议可行,有助于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3.论文重复率控制。论文重复率必须控制在15%以内。

4.优秀论文评选。每届学生学位论文按学校或学院设定的条件,评选出校院级优秀论文,并从中推选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候选论文。 

(四)学位论文答辩管理

1.学生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经导师签字同意,可向学院或MF教育中心提出论文答辩申请。经论文正式盲评专家审查合格同意答辩的论文,由学院或MF教育中心组织论文正式答辩。

2.学位论文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进行正式盲评,盲评全部通过,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如果盲评不过关,按照学院相关规定修改合格后推迟半年或1年再申请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来自金融实业部门的专家参加。作者的指导教师不参与该生的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六、学位授予与毕业

1.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非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如果论文首次答辩未通过,可先获得毕业证书,直到论文答辩通过方能授予学位证书。

2.非全日制的非定向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或“创业”,学校对其就业和创业进行指导,按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就业创业相关手续。

七、附则

1.对于跨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补修《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金融学》,严格遵守补修课程教学管理规定,认真听课和参加专业考试。

2.本培养方案每3年修订一次。


Top